3月15日深夜11点多,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王奔正准备睡觉,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的“90后”党员回信了。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
来信收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3月16日上午,医疗队的青年党员们在驻地的会议室里读到了这封落款为“习近平”的信。
“我压根儿就没想到会收到总书记的回信。”王奔是这封信的执笔人之一,他说,自己和医疗队的“90后”党员们写这封信,初衷是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向党的总书记汇报一下工作。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青年医务人员表示,总书记的武汉之行让他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当时,王奔已经在武汉奋战一个多月了。他所在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为“主战场”,共收治了300多名危重症患者,其中70%的患者已痊愈出院。队员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随着方舱医院陆续关闭,一部分病人被转入到定点医院,院区的病人又多了起来。这让部分队员觉得“曙光”又远了。
“其实这正是与病毒决战的胶着状态,是战疫的攻坚时刻。”王奔说,总书记到武汉,正是给我们打气,越是决战时刻,越不能放松。
出生于1993年的王奔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的一名住院医师,是北医三院医疗队7个临时党支部里最年轻的支部书记。3月10日晚上,他和另一名“90后”临时党支部书记吴超商议,把青年党员的想法向总书记汇报一下。
“在奔赴一线的北大医疗队伍中,党员165名,其中‘90后’34名。”在信中,他们介绍了北大援鄂医疗队中“90后”群体的情况,“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我们不怕苦、不怕牺牲,争做共和国的脊梁!”
在信的末尾,两位“90后”党支部书记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一起署名的还有北大医疗队的其他32名“90后”党员。
得知总书记回信的时候,护士赵月刚刚下夜班回到酒店。“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个“90后”北京女孩从来没有离开家这么长时间过。她在北京读书、工作,上班的时候,至少也要两周回一次家。而这次到武汉,她已经连续待了40多天。
刚到武汉工作的时候,她一度有强烈的挫败感。因为穿着防护服、护目镜、面屏,戴着三层手套,别说操作,就连行动都很不方便。平常很简单的扎针操作,换到武汉的隔离病房里,她甚至都找不到病人的血管。
病人的宽容、同伴的鼓励,加上自己不断地调整、适应,赵月逐渐找回了状态。她说,这次总书记的回信“特别肯定我们‘90后’”,“太荣耀了”。
北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吴文芳原计划正月初一回家陪伴家人,在去高铁站的路上,她看到了国家医疗队驰援湖北的征集令,她几秒钟内就作出决定:退票。大年初二晚上她作为国家医疗队第一批援鄂队员到了武汉,也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疗队员。
她说,作为“90后”,自己经历过非典、汶川地震,现在轮到自己保护其他人了,这次到一线是她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青春时光中难得的经历。
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青年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吴超回想起刚到武汉时的场景,觉得自己和同伴也是这么做的。
吴超记得,刚到武汉时,正逢确诊病例增量很大,社会上弥漫着恐慌情绪。医疗队第一天到病区,3个小时内就收治了17名危重症病人。“年轻人都毫不犹豫地进去了,没有人观望,没有人退缩。”吴超说。
来自北医三院心外科监护室的男护士刘金鹏,是写信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出生于1997年,才工作了两年。截至3月15日,他已经在武汉一线工作了51天。
他负责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一位50多岁的脑梗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刘金鹏还要给他喂饭。病人特别感激,见到写着“刘金鹏”名字的防护服就竖起大拇指,有时候还给他“比心”。
“能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刘金鹏说。他记住了总书记在回信里说的一句话: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吴超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但这些特征是时代赋予的。他说,中共一大红船上的那些先辈,有一大半是当年的“90后”。今天,在这人命关天的“抗疫”战场,我们也应该像总书记在信中要求的那样:“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本报武汉3月16日电
记者 王鑫昕 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