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孙竞)清晨,在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胡同,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学生陆续到校。间隔一米排队、检查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依次通过测温仪接受体温检测……学生入校井然有序。在胡同的东口和西口,二中的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把守,疏导周边人员和社会车辆。
今天,北京市高三年级正式开学复课。254所学校敞开大门,迎接49979名学子回归校园。上海市、广东省的高三年级、初三年级学生,也于今日正式返校。至此,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重启校门,全部学段或部分学段开学。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日前表示,全国的开学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复学开学已经进入到议事日程。
“我们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的疫情防控的工作,在开始陆续开学的时候,我们教育系统真正进入抗击疫情大考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不应该懈怠,还要更加提高警惕。”王登峰说。
北京109中学师生快乐相聚 校方供图
国内已具备复课条件 开学正当其时
“我赞成现在复课。这条路很艰难但一定要走,一定要往前走。”日前,在教育部召开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表示。
钟南山认为,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感染,甚至出现了第二代感染,不奇怪,在群防群控机制下,不会形成比较大的爆发。
“但我们也必须在严防严控的情况下开始复学,这是一个新课题。怎么走好这步棋,平衡好复学、恢复经济和抵御外来输入扩大感染的关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钟南山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我国总体上已经有将近一个月“双清零”了,已经把病毒传播系数控制在0.2-0.3的低水平,个别省市现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消化,国内不可能引起大的疫情传播,这就具备了开学复课的前提条件。
“全球疫情持续处于高位,这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疫情输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也不会比其他国家更大,我们要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是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重要标志,所以现在开学复课正当其时,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好。”张文宏说。
作为在全国率先开学的省份,截至4月24日,青海省大、中、小学1127所学校101万人已经开学复课,实现全省大、中、小学全面开学。为保障安全有序开学,青海省共向全省教育系统调拨到位防护口罩1100万只、消毒液75吨、医用酒精36吨、额温枪13000把、热成像仪936套。各级卫生机构向学校共派出1054名医务人员,驻校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高三学生开学第一课 李依环摄
校园防控要摸清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
“对于学校,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条,是复学的每一个人回到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李兰娟强调。
李兰娟说,学校防控最重要的一点,首先是要确保返校复学的人没有感染,对返校学生一定要做到底盘要清,这是保障校园安全最基本的条件。对于每一个在校的学生,要做好健康检测,让学生尽量留在学校,如果外出要报告,报告到哪里去,到外面接触的人群要监控。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要心中有底。
4月7日起,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按照“先省内后省外、分次分批有序”的原则陆续错时错峰返校。学生返校后严格体温检测、严格报到流程,严格落实个人承诺。4月24日,第二批省外学生48名全部报到,由专车“点对点”接回学校,并统一进行了核酸检测。
为做好安全开学工作,广州市已对20.8万名首批复学的高三、初三师生员工全覆盖开展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且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方可返校。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20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体教职员工不仅包括学校老师,还包括学校保安、清洁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宿管、校车司机、送餐员等相关人员,均要进行核酸检测,确保人人都测、一个不漏。为了减轻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的负担,核酸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
此前,浙江省于4月4日作出规定,对近14天来自或途经原疫情严重地区的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核酸和血清检测,费用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目前,浙江省高三和初三年级的学生已顺利返校复课,学校秩序正常平稳。
北京广渠门中学师生返校第一天在教室里比v合影 校方供图
校园防控的关键是保持社交距离
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张文宏指出,必须要保持社交距离。
他认为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场景,把每个场景分隔开,分别设计最好的防控流程。要保证学生在社交中有足够的物理距离,必要时安排错峰上课,拆分班级、宿舍规模,实行分散就餐等。
“社交距离保持得越远,戴口罩了,洗手了,原则上这个病感染的风险就会极低。”张文宏说。
记者在北京一零一中学看到,教室的布局已经变为单人单桌,桌与桌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每间教室不超过25人,高三原有的14个教学班被拆成了28个班。
为保证疫情期间复课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启用了智能黑板系统,使授课教师的板书可以瞬间同步到另一间教室,实现两个教室同步教学。教师讲课的声音、师生互动的声音也会通过扩音系统同步到另外一个教室。
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用餐空间,学校给每张餐桌都加装了透明隔板,将一张餐桌隔出了4个空间。初高中学生按照次序分时段就餐,两批学生之间相隔40分钟左右。原本的打饭打菜环节,也改成了快餐盒,学生快速领取,避免聚集。
为控制就餐人流量,成都工业学院设计了两种就餐牌。如果学生选择在食堂就餐,需要领取一张有编号的绿色就餐卡,就餐卡发放数量达到800份时,工作人员便会控制进入食堂的人数;选择回宿舍就餐的学生则领取一张红色的就餐卡,取餐后要及时离开食堂。
“保持距离,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发现传染源立刻控制,把接触的人立刻隔离,不会造成大的扩散,无需恐慌。”李兰娟强调。
学校需有效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流程
“开学后校园疫情防控,重点不在于防范校内出现二代病例,比如有一个学生感染了,又传染给邻座的同学,这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这两个人再传染全班,甚至传染老师再传染其他班级,出现连环的二代、三代、四代病例,那就有大问题了。阻断偶发病例的传染链条,在出现1号病例以后不发生连环的传播,这是校园疫情防控最大的风险点。”张文宏提醒。
张文宏一再强调,除保持社交距离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校是否有效地启动了应急防控的流程。
他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与附近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建立联系,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师生员工发热就诊的信息,另一方面校内一旦出现发热病例,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发热门诊进行检测,做到既“早”又“快”。
“在春夏季节,除了新冠肺炎病毒,还可能出现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病毒性、细菌性感染,由学校来作判断处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建议把发热门诊体系充分运作起来,确保学校保持一级应急反应状态。”张文宏说。
4月23日,北京市海淀区举办高三试开学疫情防控全流程全要素演练。 在门口、食堂、教学楼、教室、学生宿舍等处的7个点位,围绕学生在校全天学习生活的轨迹,包括晨检、课间活动、教学环节、食堂就餐、放学、住宿等多个环节以及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进行应急处置的9项内容进行模拟演练。
根据上海市发布的开学工作指南,一天里面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寝室出现3人以上发热、咳嗽症状,或者3天内有多个人员(5例以上)患发热、咳嗽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症状,应该立刻报告所在区教育局及疾控部门,学校要当即采取措施,将相关学生进行就地隔离。
“万一在哪一所学校出现一例病例也不要觉得奇怪,因为我们的社会是开放的,开放的社会一定会有事情发生,关键是发生了事情以后我们是不是处理得当,我们是不是做了合适的非常及时的早期处理,如果做了,相信就不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张文宏特别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