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们一天的销售额接近5万元,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上海钟书阁徐汇店的店长朱兵有些难掩兴奋之情。为迎接“世界读书日”,这家“中国最美书店”从4月17日至5月7日推出深夜书房服务,每晚8点到10点实行全场图书和文创产品六折优惠。
钟书阁徐汇店诞生于2018年,在此之前从未做过打折活动,能够拿出如此大力度的促销手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徐汇区新近发布的“促进文化消费的十项举措”。针对书店,徐汇区对2020年4、5月期间,总营业收入达到或超过4万元的实体书店运营单位,给予同期营业额20%的补贴,每家书店最高不超过10万元。
有了这些补贴,就等于给了书店做活动的底气,并相应带来了人气。就在优惠活动的第二天,图书销售额逼近了疫情之前,咖啡休息区也难得有了100%的上座率。这恰好反映了这项促进文化消费举措出台的初衷:通过补贴,鼓励实体书店举办促销活动,带动消费群体的回归。政府不要做撒胡椒面似的扶持,而是利用杠杆更为精准地撬动市场。
从书店的角度看,由于优惠力度比较大,在销售额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并没有相应提高,但是带来的人气很珍贵。“许多顾客可能就是通过这个活动来我们书店,喜欢上我们店的风格,并从此成为书店的常客。所以,现在的活动是在为将来的发展作准备。”朱兵说。
然而,促销打折对于实体书店来说肯定不是长久之计。那么时下流行的图书外卖和直播带货怎样呢?
朱兵认为,图书外卖的效果并不理想。外卖平台图书的品种肯定不如目前图书销售的三大网站,再者,读者对于买书的需求一般不会像吃饭那样具有急迫性。同样,直播带货对于实体书店也有局限性,读者看了直播可能会转身在其他电商平台购买,实体书店对于直播受众来说并不具有唯一性。
要想实体书店在疫情中得以生存,甚至重生,还是要苦练内功。
首先是要建立读者对书店的个人感情,即书店对顾客的黏度。“书店的装修风格和整体氛围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在图书选取和摆放上不下够功夫,顾客可能来一两次,新鲜劲儿过后就不太有兴趣再来了。”朱兵说。因此,书店的员工需要相对固定地与顾客做有效的交流,掌握顾客的喜好,这样可以较为准确地推荐适合的图书,还能提供为顾客订书等个性化服务。
书店对社会需求的把握和预判同样重要。最近,一本名为《反脆弱》的书成了钟书阁徐汇店的畅销书,3月份至今已售出接近1000本。这本书的畅销并不偶然:由《黑天鹅》的作者所著,“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主旨和内容在时下疫情期间很具有正能量;这本书曾由徐汇区区长方世忠推荐,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这本书的销量;书店在第一时间备货也很重要,对这本2014年出版的“老书”一次性进货数百本,需要较强的决断力。这本书在徐汇店大卖的同时,几乎所有网上电商都没货,只能“预订”。“一本书的销售期可能就是1-2个星期,窗口期过了,大家可能就可以在其他平台上买到了。”
在朱兵看来,疫情对钟书阁徐汇店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要更加注重店外销售,把书店外的生意做好。目前徐汇店的店外项目有很多,比如文化配送,在社区、街道做各种文化讲座等活动;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为学校的图书馆做数据,图书的选取、采购、贴标、上架、数据导入,整个一条龙服务都是由书店的店员上门提供。目前钟书阁徐汇店已服务接近300所中小学,做到了网络书店不能做到的服务。
用心苦练内功,做好差异化服务,在图书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朱兵始终对实体书店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