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30日讯 自从2018年开始“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各项深化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和离岛免税政策的相继落实,海南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到海南旅游度假和免税购物,已经逐渐成为内地人一种时尚选择。在疫情未了的今天,出国度假购物被无情地按了暂停键,于是海南就成了连接国内外的一个桥梁,无疑也是度假的不二之选。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地若干意见》,在过去十余年间,海南的旅游度假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海南各县市都建设了许多旅游度假和康养设施,众多的国际品牌酒店也集聚海南。得利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优势,海南在旅游度假方面已经傲视全国各省市,一时风头无俩。
然而,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海南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尤其是在政策的一致性和旅游声誉维护方面,饱受诟病。“一日游购物陷阱”、“黑导游惩治”、“餐饮价格宰客”和“天价机票”、“天价客房”等负面消息,一度成为海南和三亚的标签,大大影响了内地游客选择海南旅游度假的热情。
旅游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界和民众的共同参与、支持和维护,绝非朝夕之功。因此,发挥各方面力量,厘清总体思路、客源定位和发展模式,将有利于进入“自贸港时代”的海南旅游。在这方面,尚有待于海南旅游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界的共同努力,笔者愿意对此提出几点个人的粗浅想法,以供参考。
一、海南,不应局限于旅游。
在我国,旅游的概念发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所谓“旅游”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旅游人群也逐步分化,甚至出现了半职业化的“驴友”。一般认为,现在的旅游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有人把旅游调侃为“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更有人把旅游简单归结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撒尿)”——虽然有点刻薄,倒也符合实际情况。
在国外,旅游者(游客)通常被称为Visitor,是某个旅游景点或名胜地的来访者,包含了访问、观光、游览和考察等动机,其中很重要的,是有短时间停留的意思。也就是说,游客是不能在某地长时间驻留,否则涉嫌干扰当地人的正常生活秩序。
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满足于低水准的观光,而是希望深入了解地方的文化,在一段时间内融入当地的生活,于是出现了“度假”的概念。
相较于旅游概念中游览、观光、猎奇、探险之类的内涵,度假概念就显得雍容大度、气定神闲,而通常度假人群也都是经历过旅游的人群,他们腻烦了疲于奔命在景点之间奔波,转而寻求从容不迫地流连于某个度假胜地,让自己安顿下来,深入体验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甚至只是纯粹的休息,或者是面朝大海的阅读,或者是放空自己的疗愈,不一而足。如今已经不再有人参加什么“欧洲十国游”之类的旅游团,往往是奥地利、瑞士、冰岛等地的一国度假游,这就是从旅游向度假转化的一种普遍现象。
关于“度假”的定义,比较赞同和欣赏瑞士一位旅游专家提出的说法:度假,是一种从心理上、生理上更健康、更有人情味的生活方式。或许并不十分严谨,但以“生活方式”(Lifestyle)来定义度假,应该还是比较合适的。
对海南来说,应该倡导的不是“旅游”的游览观光和短暂停留,而应当倡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度假”。一直以来,内地尤其是东北客人就有到海南做一段时间“候鸟”的传统,其实就是度假的一种。每年有少则十天半个月的休息,长则两三个月的驻留,安排到海南岛上度假和休闲,这完全可以成为内地中产阶层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海南度假,不应局限于三亚。
一提到海南的旅游度假,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三亚,想到亚龙湾、海棠湾,许多内地客人甚至只知道三亚,不知道海口。这里面不仅有三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也得益于多年来三亚成功的城市旅游形象推广。“5S”(海、沙滩、阳光、运动、性)毕竟是旅游度假的基本要素,而三亚基本满足了人们对5S的想象和需求。
其实,度假的要素不完全就是5S,生态环境(比如生态海湾、热带雨林)、民风民俗(比如渔港码头和黎苗风情),都是度假的重要元素。而比5S更加重要的,恐怕还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和清新惬意的自由空气”(引自网络文章),这两项并不是三亚的专利,而是整个海南岛共同享有的资源。
在海南岛,能够满足度假需求的地方还有很多,基本上各个市县都具备了各不相同的资源禀赋和度假休闲的设施条件。东线的博鳌、万宁和文昌自不用说,像西线昌江的棋子湾、乐东的龙沐湾等,都已经建设了相当规模和档次的度假酒店设施,而且各具特色。即使中线的白沙、五指山,也都建设了各种酒店和民宿设施,可以接待各种不同档次和需求的度假客人。昌江棋子湾景区挖掘“中国西海岸”独特的资源,把棋子湾开元酒店的落日晚霞观赏点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深受全国各地宾客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曾经为了解海南的各个海湾,特意去买过一张海南岛地图,发现海南不仅有各种“海角”,还有多达68个海湾。与亚龙湾、海棠湾的游人如织不同,这些海湾虽然名声不彰,却大多清静秀丽,邻近的渔村、渔港民风淳朴,渔民诚实厚道,洋溢着浓郁的海岛风情,而这些,无疑是度假客人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有过一个武断的推论:如果把整个海南岛称作“天涯”,那么“天涯海角”在海南比比皆是,遍布海南全岛,而不仅仅是三亚的“天涯海角景区”。
把三亚作为海南度假的“名牌产品”固然没错,但三亚满足不了大量内地宾客的度假需求,一到旺季便一房难求。解决这一难题的“破局”之策,便是开启海南的“全岛度假模式”。
三、海南,进入“全岛度假模式”正当其时。
过去几年,海南已经成功完成了环岛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最近海南省政府又通过了“环岛旅游公路”建设规划,还计划在旅游公路沿线建设一批民宿和驿站,这将使海南西线、中线的交通得到很大的改善,也将为“全岛度假模式”的开启创造很好的基础条件。
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岛内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限制过度开发,因此各市县都很好地保留下了“绿水青山”。海南中部的五指山、鹦哥岭,西部的霸王岭,都具有很好的热带雨林资源,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大河流,也构成了岛内充裕的水域资源,再加上温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清澈明净的空气条件,蓝天白云已成为海南的常态。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内地客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内地购房者在海南中西部各地购房居住,其中一大部分是“候鸟”客人,每年会来海南生活一段时间,这其实也是度假的一种方式,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海南中西部具有发展度假产业的良好前景。
另一方面,从我国的经济和消费发展状况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大量的离退休老人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都在寻求空气质量好、气温适宜、有利于调养身体的地方作为短期或长期居住地,而海南无疑是我国康养度假的最佳选择。曾经遇到前来度假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本来患有各种呼吸道疾病,但到了海南以后就不治而愈,这应该是气温和空气质量双重作用的结果。
至于住宿设施,曾经读到过杭州一个知名自媒体“嬉游”的一篇文章《说真的,海南不止有三亚》,对海口、文昌、万宁、陵水、琼海、昌江等各地的度假酒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着重推荐了棋子湾的开元、石梅湾的艾美和威斯汀、香水湾的万豪和英迪格、云龙湾的鲁能希尔顿等酒店,评价都很不错。也就是说,海南各地的住宿设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档次,具备了“全岛度假”的条件。
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南的东线、西线和中线,还会出现各种风格迥异的度假设施,与三亚形成更好的集群效应,从而有效地强化旅游度假业在海南的支柱产业地位。
四、海南,“中国度假地”非你莫属。
提到度假地,人们往往会想到美国的夏威夷、日本的北海道、希腊的圣托里尼、印尼的巴厘岛和泰国的普吉岛,当然还有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群岛。这些享誉世界的度假目的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备海洋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而可以与这些国际著名度假地一决高下的,在中国,恐怕只有海南岛了。
香港也是海岛,但面积太小,人口太多,适合旅游购物,但不适合度假。台湾或许也有意向吸引度假人群,但对大陆民众来说,不具备较长时间居留的条件。因此港台只能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能成为度假地。
而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00万,森林覆盖率超过50%,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加上海南岛怡人的季风气候、海岛风光和黎苗民俗风情,足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度假地相媲美。
此前人们通常以三亚作为旅游目的地参加各种评选,并且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落后于云南丽江而屈居第二,但如果以海南全岛作为度假地,那么在国内无论如何找不出第二个。借用网络流行语言:海南是中国最好的度假地,没有之一。(杜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