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陕西省蓝田县县城东行约4公里,便进入了312国道蓝小公路。在这条穿越秦岭的山道公路起始处,有一名为红岩坡的土石混合边坡,绵延近1公里,极易在雨天发生落石、塌方、泥石流等灾害事故。通车十余年来,此处每年都会上演惊心动魄的危险场面,成为威胁出行安全的顽疾。如今,在蓝田县检察院长达3年的跟踪监督下,昔日的危坡“转危为安”,大家终于可以安心通行了。
“2018年初,我们在进行公益诉讼线索摸查时,了解到红岩坡的危害。当时,检察官到秦岭深处扶贫常往返此路段,每逢恶劣天气,此处总让人操心、揪心、烦心。”蓝田县检察院检察长朱卫兵回忆道。
2018年5月,该院向县交通局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指出蓝小公路边坡大面积山体裸露,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隐患,要求督促公路经营管理者履行公路养护责任。
检察建议发出后,县交通局虽反馈及时,却因该公路为省属管理而犯了难。对此,该院紧盯不放,建议县交通局及时逐级反映、妥善处置。2019年,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将红岩坡边坡治理工程立项,并列入全省公路设施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方案。
今年4月,为进一步督促改造工作落实,蓝田县检察院又向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部门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指出红岩坡水土流失严重,未设防护装置,影响公共安全,要求其履行法定监管职责。不久,投入1400多万元的红岩坡治理工程加紧了施工进度。
按照治理工程要求,施工方对红岩坡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改造。首先,对其进行削坡卸载,第一级边坡采用土墙防护,二级和二级以上采用水泥拱形骨架进行防护,并设置坡顶及平台载水沟、急流槽等解水设施。其次,对流泥严重的冲沟,在沟内增设了淤泥坝。今年10月,这项工程顺利完工,共妥善处置8处不良地质情况,其中泥石流6处、危岩2处,消除了安全隐患。
近日,记者随蓝田县检察院检察官回访红岩坡,只见近1公里长的混凝土防护骨架沿80度陡坡扇形展开,牢牢扣压在松土层上,其自身也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而路边还未来得及拆除的“当心落石、注意安全”“前方为泥石流路段”等标牌俨然已经成为“旧景”。
据了解,如今红岩坡“转危为安”,蓝小公路通畅了、安全了,去往周边景区的旅游车辆也更多了。(岳红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