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被北京最近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吓住,又因为这事窝在家里,不让孩子出去运动了。”6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谈起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话题。张文宏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多数人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样动起来;对青少年来说,也特别需要动起来。
“我对北京的疫情防控是非常有信心的。”张文宏强调。此次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出现了海鲜市场的身影,让一些人内心嘀咕是否“往日重现”。张文宏说,北京的情况和2020年年初武汉的情况,“已经是两回事”。“北京这次的疫情,有两个特点。”张文宏分析,“一个是防控响应的速度非常快。除了最开始的几例外,后面的病例几乎都是核酸检测筛查出来的。二是采取了重点防控措施。哪里出现疫情,就对哪里进行重点防御,整个北京的社会经济并没有因为这次疫情停摆。”张文宏说,此次疫情也为社会各界敲响了一次警钟。国内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想要完全归零并不容易。只要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还在持续,本土就一定会出现由各种途径引发的病例。“我们疫情防控所努力追求的,其实是病例接近于零的状态。”
不能因为病例没有归零,就窝着不动了。前段时间的“停课不停学”,已经让部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打了折扣。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回忆,疫情之初,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精心创编居家体育锻炼方法《天天锻炼战胜疫情》,上传网络,供青少年学生及家人锻炼。一开始,跟练者能达到10万,但后来,看的人就越来越少。“这也跟我们长期以来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系。”毛振明说。
复课后,他们还发现,很多孩子各方面的体育素质都下降了:视力降了,柔韧度下降了,体形体态不好了。毛振明建议,孩子刚恢复体育锻炼时,可以针对视力、柔韧度下功夫。他表示,在过渡阶段不太提倡让孩子做耐力型运动,可以做一些对身体负荷不大的力量型运动。
运动,在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看来,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孩子居家学习时的每日计划表里,杨扬特意留出了“身体活动”的时间。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说,青少年体育运动,确实需要一张时间表。“别老想挤出时间锻炼,要安排时间锻炼。”他表示,体育不仅仅能增强体质,更能“以体育人”。就拿打乒乓球为例,短短十几分钟的你攻我挡,孩子们就能反复地经历成功与失败,反复地得到表扬和批评……他们能在体育运动中学会胜不骄败不馁,学会面对胜利与挫折。
张文宏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为了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可以对体育锻炼做一些创意设计和改造,或者培养一些新的运动习惯。
“现在大多数地区外出运动的风险都很低。”张文宏说,在空旷环境或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室内场馆,就算是做团体运动,问题也不大。“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是运动时发生了冲撞,大家别对着吼就行。”如今,暑假将至,家长还得留心给自家憋了很久的孩子们,多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尽快让他们回到正常的体育锻炼的节奏中去。”张文宏说。(记者张盖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