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政协推进“书香政协”建设

来源: 作者:顾意亮 发布时间:2020-12-26 11:06       

从7月31日至今,已经建成了38个“亮吧书房”,今年底之前,还将有两个“亮吧书房”开门迎委员。让政协委员成为最喜欢读书的群体,让政协机关成为最有笔墨书香的地方,正在上海市闵行区成为现实。

“‘亮吧’出自‘亮就亮吧’,即本届闵行区政协换届时的委员人数——292,由上海话‘292’转换为普通话而来,寓意‘亮身份、亮观点、亮智慧、亮作为、亮态度’。”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告诉记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闵行区政协开启了不平凡的下半年———打造“春申书画院-亮就亮吧-亮吧书房”三级委员读书平台,目标是打造“2+13+X”的“院吧房”体系。

“2”是建立两个区级“亮就亮吧”总吧,目前南院即春申书画院已经建成,地点在颛溪阁;北馆即政协文史馆还在筹建之中,地点选址闵行区文化公园内;“13”是依托13个地区联络组,在全区各街镇(工业区)设立镇级的“亮就亮吧”分吧;“X”是鼓励有条件的各级政协委员所在的商务园区、科技文化园区以及企业,选择不同主题打造若干个“亮吧书房”。

通过构建三级体系,逐步形成的覆盖全区、各具特色、主题错落有致的“亮吧书房”,让委员们有更加温馨安静固定的场所,进行读书、思考、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也成为区政协各专委会、界别、地区联络组以及委员们协商议政、交流联谊的好去处。

书房有了,书呢?

12月23日,一册《上海小史》正式宣告入住“亮吧书房”。

区政协对“书香政协”建设的高度重视不仅在“书房”,也在“书”。本届政协编辑《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每年5本,至今天已经出版20本。今年出版的第四辑,分别是《上海小史》《风过紫堤暖》《艺心艺意》《莘城旧事》《在远方》,讲述上海县、华漕县、莘庄镇发展变迁,记录江南丝竹文化,留存援外干部工作记忆。

事实上,为委员营造随处可见、随手可得、随时可读的学习场景仅仅是第一步。在祝学军看来,“书香政协”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读书活动向履职聚焦,以读书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凝聚共识、推动闵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为此,我们将积极倡导在闵行的全国、市、区政协委员和委员所在单位增建一批‘亮吧书房’,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还要向社会开放。”在祝学军的构想中,以专委会为基础组建一批委员读书活动群组,推荐一位“学习委员”,作为领读人,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读书、讲书、评书等活动;在《闵行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书香弥漫”专栏,刊发委员读书活动相关情况;每年推荐一批书目,每月推荐若干优秀书目,包含内容摘要和推荐理由,优先推荐委员个人专著,鼓励委员自荐优秀书目等等,都是新的一年里,区政协耕耘“弥漫书香”的抓手。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