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头,该怎么为稳物价“保驾护航”

来源: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0-02-12 10:24       

鉴于物价的波动具有短期性和偶然性,未来宏观政策也该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未雨绸缪。

疫情当头,该怎么为稳物价“保驾护航”

眼下,举国上下都在奋力抗“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而科学依法抗“疫”的重要一环,是要抓好市场物资保障供应和市场监管,确保价格稳定。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1月份的物价指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为2011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

其中,农村价格上涨(6.3%)高于城市(5.1%),食品价格上涨(20.6%)高于非食品(1.6%),消费品价格上涨(7.7%)高于服务价格(1.5%)。而食品价格比上月(17.4%)高出3.2个百分点中,其中猪肉、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16.0%、17.1%,为领涨品类。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全部上涨。

保障重要商品稳供尤为关键

从推高通胀的动力来看,1月CPI上涨的短期性和偶然性成分较高,除了受春节消费拉动影响和猪肉价格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因素也成为重要的新增变量。可以看到,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出现超市抢购基本生活物资的现象。此外,部分菜农停止供货也是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无疑助推了部分食品价格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1月猪肉价格影响CPI同比增速上涨2.76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增速0.39个百分点。可见CPI指数的变化与猪肉价格的变动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虽然在政府“稳物价”的举措之下,CPI会在短期回落,但在基数效应的作用下,阶段性走高仍有可能出现,通胀压力不容小觑。

拿猪肉价格来说,按照生猪生产规律,从母猪怀孕、猪仔出生,到育肥猪出栏大约需要10个月时间,因此不难预计,2020年生猪供应仍将面临紧张局面,猪肉价格走高很难避免。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有增加供给、平抑价格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障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尤为关键。

消除公众因疫情导致的“抢购”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行为,需要加强稳定商品供给,从商品研发、物流配送、价格控制、质量保障上下功夫,防止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毕竟,产生盲目消费抢购的更关键原因,还在于消费者缺乏安全感。

因此,保障市场供应渠道,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是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生产到流通,国家多措并举促进重要商品生产供应,强化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2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次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确保防疫用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质量安全、供应充足,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宏观政策也该随“疫”应变

物价一方面与千家万户有着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鉴于物价的波动具有短期性和偶然性,未来宏观政策也该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未雨绸缪。

进入2020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部门分别加大了积极应对的姿态。

财政政策方面,截至2月8日下午6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18.5亿元,实际支出315.5亿元。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于2月10日发放首批3000亿元人民币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2月10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7000亿元7天期和2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而2月3日和4日央行已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

这些财税、货币政策是特殊时期出台的特殊政策,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必要措施。可以预期,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会加大弹性。

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的货币政策依然坚持“精准滴灌”,不会“大水漫灌”,即可能综合采用降准与增加准备金供给两种方式实现政策目标。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也称,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平衡多重因素。未来将平衡好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和稳杠杆的关系,继续发挥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

而2019年财政收入达190382亿元,创历史新高,无疑为2020年继续发力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增长、稳经济增添了底气。虽然2020年政府强调继续过紧日子,但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仍会加大。

疫情面前,当有及时有力的政策应对——当下,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效稳定增长和通胀预期、防止企业部门现金流过度收紧,实现对物价稳定的传导,颇显重要,也需要用好。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