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的秋风却仍未赶走夏末的炙热,高温潮湿仍是当下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婴幼儿奶粉胀罐胀袋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普通消费者,通常会将这种现象与变质联系起来,认为一旦胀罐胀袋便不能再食用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
在了解胀罐胀袋现象之前,先要科普一下奶粉究竟是如何生产的。知名奶粉企业工程师介绍,现今奶粉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湿法工艺,干法工艺与干湿复合工艺。其中,干湿复合工艺不仅保证奶粉的新鲜,在高温下制成奶粉,还能保证一些热敏性的元素(维生素、益生菌)的活性,所以被诸多企业普遍采用。通常奶粉生产工艺有以下步骤:原料乳、净乳、巴杀、冷藏、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二次干燥、包装、成品、出库。
对于包装这一步骤,可能很多消费者认为,将成品奶粉直接装入罐中或袋中进行封口即可。实则不然,为保证奶粉新鲜度,防止奶粉氧化,在包装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氧气,从而确保未开封的奶粉处于无氧环境,但是由于奶粉产品的含水量等特性,真空包装可能导致结块,因此通常更适合采用充气式包装。
充气式包装也就是在灌装过程中充填惰性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氮气对于消费者来讲可能较为陌生,但实际上空气中78%的气体成分都是氮气,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无臭、无味且无毒,不溶于水,物理性质相对稳定,一般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可以保护奶粉不被氧化;与氮气相比,二氧化碳的作用则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避免产品受到污染,但二氧化碳的浓度需要精确控制,浓度太低时不足以对细菌霉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浓度太高时又会改变食品的味道。
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周霞表示,针对奶粉胀罐胀袋现象应当分情况来看。首先,如果是在保质期内未开封的奶粉发生胀罐胀袋,那“罪魁祸首”通常都是上文提到的填充气体。
尽管氮气和二氧化碳性质十分稳定,但是也会受到气压、温度影响。例如,在平原地带生产包装的奶粉,运至高原环境就会导致罐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从而形成胀罐或者奶粉罐封口铝膜凸起现象;高温也会造成胀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现象,通常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胀罐或胀袋发生几率会明显上升。
即使没有气压和温度的作用,包装过程中充气过多也会导致此现象发生,据了解,进行充气操作通常要先抽除空气,而后再充气,最后封罐,但是仅在封罐的一瞬间,气体稍微充入过量就有可能导致胀罐胀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包装奶粉的奶粉罐通常是金属材质,强度较高,因此与之相比,胀袋发生概率更大。
若是开封后的奶粉出现胀袋现象又是何原因呢?周霞主任表示,开袋放置一段时间后未食用完毕的奶粉也会出现胀袋现象,通常是由于储存不当导致的,奶粉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糖类物质发生氧化或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后会生成气体造成膨胀,也就是大多数消费者认为的发生了变质。
周霞主任强调,在发现奶粉发生胀罐胀袋后,只要奶粉是在正规渠道购买,仍处于保质期内并且未开封,倒置摇晃也没有发现漏粉的情况下,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且此时的胀罐胀袋反而说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而开封后放置较长时间的胀袋奶粉通常不建议继续食用,尤其婴幼儿免疫力较差,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食用后可能造成腹泻、腹痛等情况,严重者可能会损伤肝脏、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