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 实现文旅产业振兴

来源: 作者:伍策 一丁 发布时间:2020-05-04 13:56       

中国网4月30日讯 4月30日,华侨城总经理、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后业界联合导师姚军在2020中国旅游科学年会暨第三届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实现文旅产业振兴》的演讲。姚军表示,经过全国人民上下同心的艰苦抗疫,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可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未来,人们对康养旅游、无接触服务、健康旅居等等这些方面的需求预计将更加受到关注,疫情之后国内的旅游消费将成为刺激旅游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华侨城希望以高质量的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行业振兴,在疫情面前能够凝聚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合力,分立迈入优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节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65万亿,同比为负6.8%,而其中文旅行业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2月20号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评估报告,预计2020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同比下降56%,国内旅游收入下降69%;预计全年旅游人次减少近10亿,下降16%;收入减少1.2万亿,下降21%。4月3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也发布了一个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游客数量将比2019年下降20%-30%,国际旅游收入将减少3000亿-4500亿美元,这还是世界疫情尚未蔓延到今天这样严重地步的形势下比较早做出的预测报告。

姚军认为,近期,多家旅游企业发布了一季度的业绩报告,这些企业均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不可否认,当下整个文化旅游行业都面临着巨大困难,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直接指导领导下,在做好疫情防疫的前提之下,有序复工复产,努力推动行业的复苏和振兴。

第一,坚定信心,化危为机,持续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今天的议题重要的是讨论疫情应对。在改革开放40年来,从中国的旅游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的市场停摆,产业链当中出现中断,从前两次的历史教训来看,旅游行业尽管容易受到外部事件的冲击,但是我们也感受到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韧性很强。

1989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22.7%。然而,到了1990年国内旅游市场基本上得到全面恢复,而且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9%,入境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19%,从那个时间开始连年持续增长,真正推动旅游业迈入产业化发展进程,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03年。受非典影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同比下降了15%和11%。2004年转过年来,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都快速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分别增长了47.9%、36.9%。非典之后中国的旅游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得到提高,旅游企业把握了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开始出现了跨区域全国性的大型旅游集团发展。每年中国旅游研究院评选的旅游集团20强,不少企业在那个时期或者前后诞生建立的,或者在那个时期非典之后,一些企业集团走上了更高更快的发展阶段。华侨城集团就是在非典之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非典当时让深圳几个景区受到冲击,正常经营中断,我们当时依然坚定认识到中国的旅游业一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华侨城走向全面战略布局,才有了今天华侨城集团全国性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

此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波及范围应该说远远超过了刚才说的前两次情况。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判断中国文旅行业的应急应变能力总结起来有很大程度上的强化,应该说绝大部分企业经受住了冲击和考验。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还是稳固的,中国的文化旅游整体格局还是稳固的。”姚军说,“特别是老百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有增无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已经是中国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更加清晰。”

姚军认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十九大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的讲话让人记忆深刻:我们现在不是有没有、够不够,而是我们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文化旅游产业好不好、精不精的时期。因此,文化旅游企业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局面,面对今天疫情的困境,还是要不等不靠,积极作为,特别是大批大型文化旅游集团更应该主动担当,持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全面梳理自身的产品构成、业务流程、运营商业模式以及风控机制,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二,科学赋能、创新驱动,加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走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早就已经得到了解决,而且,中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完成了脱贫任务,中国经济形势相好,人民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强,给文化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消费支持。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幸福产业,我们叫它幸福产业,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姚军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满足人民的要求是我们旅游企业每天要思考的课题。”

姚军认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业在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增长以后,面临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还是不相适应。比如,低端供应过剩和中高端供给不足,这种并存的情况供需的矛盾还是我们需要逐步思考和加以解决的。这次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倒逼文化旅游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要自觉地主动地寻求突破,否则可能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更不用说在市场上在行业内的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塑造更多的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姚军认为,文化旅游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要依靠科技,要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跃进。

目前,新一代的数字技术正在全面融入旅游产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是新一代的数字技术以及一系列的高新技术融于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结合,这使文化旅游产业更具有魅力,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

“特别是今天的5G技术,有些景区实现5G景区,在5G技术的驱动下,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将有望大幅度提升,游客体验的感受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这个就实现了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姚军如是说道。

姚军认为,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必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启动新基建的同时,文旅行业更要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将科学与创新结合,以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创新和产业创新。同时坚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的影响力。

第三,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撑和高级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再走传统单纯依靠资源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要积极培育新动能。

姚军认为,现在,我们既需要文化旅游企业把握市场的需求,找准方向,更新换代,也需要具有实践性独立性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来支持,更需要一大批致力于文化旅游产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姚军特别强调,这次疫情前所未有,我们的行业企业更需要与时俱进,解决突出问题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为疫情之后行业的复苏和振兴能够提供理论分析和理论支撑。昨天雒树刚部长提出来的一个“主题”、“五个兼顾”,再次强调了兼顾文化和旅游,兼顾理论和应用,兼顾人文和科技等等,实际上都是对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做了重要的阐述和说明。

据了解,华侨城集团35年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文化旅游产业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深化研究和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成长进步。30多年前我们规划建设中国第一个人造主题乐园锦绣中华的时候,那时候华侨城邀请一百多位中国最著名的文史、艺术、园林、文化各方面专家,坦白说那时候还没有专业的旅游专家,那时候只有文化专家,为项目出谋划策,许多文化专家还亲自参与了景点和一些场景的设计建设。从那儿开始,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人造主题公园,也就是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现在还在健康地运营着。多年来,华侨城一直也是主动和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积极互动,共同研究我们在行业投资发展和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正是因为有以专业知识和理论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才保障了华侨城集团在不同时期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入新方位,站上新起点,走上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感觉还有很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去研究,需要去攻克。”姚军说,“文化旅游企业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这次在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研究总结具有中国智慧的理念、主张和方案,实现复苏和振兴应该怎么办?文化旅游产业应该如何对策?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快速完善旅游业的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的治理能力,特别是应急应变的能力,如何深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提升产品的供给质量等等,这些问题应该都是我们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姚军期待,在产业疫情之后振兴复苏的过程中,我们也很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深入行业深入企业,与市场主体同行,将研究与企业的发展实际充分结合,帮助企业发展和解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些痛点难点,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智慧解决方案。(伍策 一丁)

责任编辑:晴天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文章、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观点。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等违法违规内容, 请致电010-56382977,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