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一个鼓励各类学术人才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地方,不应该成为少数学术精英的集聚地
● 目前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虽然有不少弊端,但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并非所有学者都非常杰出、敬业,如果没有一个评价体系,在学术研究领域会出现类似“大锅饭”的情况,有人努力做学术研究,有人混日子
● 长期来看,需要改革学术评价体系,不能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要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对研究者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和考察;要通过公开透明的编审程序,解决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回归学术本质
近日,某核心期刊被曝光其主编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文章发表时间从2006年延续至2018年。
与此同时,还有一本核心期刊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大谈特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经证实,该杂志主编与论文作者是师生关系。
上述两起事件把目前学术期刊存在的某些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学术评价不尽合理 看重出身有失公平
据了解,目前学术期刊主要分为两类: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主要由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在内的7大遴选体系构成。
两年前,硕士毕业生王明宇(化名)想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文章,以申请博士入学资格,在网上搜索后,他选定了一家论文代发中介公司。
按照之前的约定,王明宇需付齐3万元,便可在大约半年后收到某核心期刊的纸质杂志。然而,当王明宇付完所有费用后,该中介公司负责人却将其拉黑,王明宇再也没有收到对方的任何信息。
“我当时想走捷径,便在网上找了一家中介公司。那家公司负责人谎称自己是某核心期刊的编辑,可以走内部渠道帮我递送稿件,版面费和递稿费共计3万元。我先付了5000元定金。收费虽然很贵,但是没办法,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肯定得花不少钱。”王明宇说。
近年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博士入学考试、毕业答辩以及高校教师、医院医生等评职称的重要依据。
王明宇告诉记者:“现在要想申请名校的博士,必须要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的论文,最好是第一作者,如果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创办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刊物上发表过论文,那入选的概率就更大了。”
记者搜索近年来的相关媒体报道发现,不少大学生、高校教师都和王明宇有类似的经历:大学生为顺利毕业,高校教师为评职称,找中介公司帮忙代发论文,但一些中介公司并不具备发稿的能力,在骗取钱财后便消失不见。
“我其实也想靠自己的力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但像我这种非985、211院校的硕士生,人家光是听到学校,就将我拒之门外了。不少学术期刊都看重出身,除非文章写得特别好,论证特别严谨,否则第一关可能就会被淘汰。”王明宇说。
四川一所专科院校的教师马晓慧(化名)告诉记者,学术圈确实存在“鄙视链”,尤其是投稿的时候。
“有些学术期刊的学术能力评价体系并不是很合理。其实,研究者的身份与学术创新之间不见得有直接联系。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时候知名大学教授发一篇没有太多创新价值的文章,就有学术期刊编辑抢着要,而像普通院校的青年教师费尽心思写的有一定创新价值的文章,却无人问津。”马晓慧说。
马晓慧还告诉记者,有些学术期刊在征稿时要求对方附上自己的姓名、籍贯、学校单位、职称等,还要求具体写出是讲师还是教授,是硕士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学术期刊如此看重学术出身,对于普通院校的年轻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一个鼓励各类学术人才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地方,不应该成为少数学术精英的集聚地。目前越来越多的核心期刊更倾向于约稿而不是投稿,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约’来的稿件大多是名校专家的文章。一般学术期刊都希望成为核心期刊,而核心期刊的评选标准就是文章的引用率等。学术期刊编辑出于各种现实原因考虑,自然会倾向于发表知名专家的文章,但是知名专家总是有限的,而且有些普通院校的教师或学生一样也能写出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高质量文章。”马晓慧说。
平庸论文难以避免 在读学子身不由己
北京一所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陈子铭(化名)主修工科专业,在校期间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和一篇第二作者的EI论文。他认为,现在有些核心期刊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
“如果博士生和他人在这样的核心期刊合发论文,可能会被认为学术水平不高。有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老师会直接发EI、SCI。”陈子铭说。
陈子铭还告诉记者:“核心期刊编辑的一些要求有时也让人不易理解。在有些核心期刊上发文章,基本不能超过6页,超过6页就会加1000元以上的篇幅费。但EI必须要有8页,如果少于8页,一般不会通过审核。”
“另外,有些核心期刊的创新性不足,包含一些学术质量不高、观点雷同、论证重复的平庸之作。我曾经看到过一些文章,论证不严谨,中间会省略很多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没有说服力。”陈子铭说。
在陈子铭看来,一些高校导师的权力确实比较大。他曾接触过一名导师,其有一个和国内某企业合作的项目,该项目的资金有数百万元,但要求该企业老总读这位导师名下的博士。“这个老总并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也没有处理过相关数据,但最后还是发表了几篇SCI。”
为何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老总能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陈子铭坦言:“因为所有的学术工作是这名导师的一个博士生做的。当时该导师为了帮助老总攻读博士学位,让这名博士生优先把老总的SCI写出来之后,再去处理自己的学术论文。”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打造健康学术生态
在“父子集”专栏被曝光后不久,上述核心期刊杂志主管单位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由一位主管领导具体对该杂志社进行情况调查,对该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同时,对该杂志社主编进行相应处理,目前正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父子集”专栏风波带给人们的反思是,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或者跟这一期刊有关联的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不适宜在这一期刊上发表文章。但目前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通病,突破了学术研究的底线。
“为什么不能发?因为主编、编委等一旦成为文章作者,就难以把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标准,而这些标准实际上一直都是由大家共同遵守的。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学术研究的规则被有行政权力的人打破了。”储朝晖说,更深层次的负面后果就是,有些人会认为做学术没有必要下功夫,还不如拥有某些行政资源,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对于上述两起事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尽管学术研究并不总是一副板着脸的样子,可以有一些抒情或者花絮,但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作为核心期刊《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支振锋告诉记者,《环球法律评论》实行全程双向匿名三审制。匿名是指通过邮箱投稿,由专门的编辑负责统一收稿,然后把所有文章的所有信息都删掉,做匿名化处理后,按照不同的专业交给不同的编辑。也就是说,在对来稿进行一审的时候,编辑所看到的文章都是匿名的。编辑会按照文章质量去推荐进行二审,这部分稿件占全部来稿的10%左右。二审是专家审稿,由两个外单位的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发给他们的文章也是匿名的。作者不知道谁在审他的文章,审稿人也不知道在审谁的文章,双向匿名。一篇文章只有两个外审专家同时通过了,才能进入三审。三审由主编领导的编委会负责,三审之后,稿子才恢复作者信息。
“所以我们只管鸡蛋,不管母鸡,我们只管作品好,不管作品的作者是谁。”支振锋说,审稿标准主要是看文章的选题、论证逻辑如何,有没有新的观点和贡献,有没有政治性或常识性的硬伤等。
对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支振锋认为,目前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不是所有的学者都非常杰出、敬业,如果没有一个评价体系,在学术研究领域会出现类似“大锅饭”的情况,有人努力搞学术研究,有人混日子。
“优秀学术期刊的论文审核标准还是非常严格的,越是办得好的学术期刊也越规范。就目前情况来说,论文还是能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但以论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也有不少弊端,学术期刊不能保证所发表的文章都有学术价值,就编辑本身而言,也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应当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共同体,来对研究者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和考察,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把学术界最重要的评价权力交给了学术期刊编辑部,这不仅给学术期刊编辑部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表明学术管理体系和学术生态还存在一些问题。”支振锋说。
支振锋认为,长期来看,需要改革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比如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总之,研究者需要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生态,让其有更多做学术的自主和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素养。
“要通过公开透明的编审程序去解决学术期刊存在的一些问题,回归学术本质,让学术规则畅行无阻。”储朝晖说。
对于研究者,支振锋建议,不断提高论文质量是根本之道。首先,要阅读足够多的书籍、文献,但现在有的学生却不爱读书,连导师都替学生发愁;其次,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独立发现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善于进行归纳和提炼,从中找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再次,要有调研能力,不能太懒,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多出去调研、走访;最后,要勤奋思考、多动笔写文章。(记者 杜晓 实习生 杨欢)